当前位置:首页 / 青年文摘 / 名校教育真的无用吗

名校教育真的无用吗

青年文摘 日期:2019-2-6

从万人景仰的最高学府到普普通通的职业学校,抛开那些吸引眼球的“标题党”式解读不谈,周浩的故事其实说明了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和成长终归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实际上,对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来说,高考填报志愿很可能是比较盲目的。高考前,一切都是为了分数,其他的都不用多想,也没时间想;高考出分后,却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选择大学和专业,做出人生十分重要的一次决定,很纠结,很痛苦。有的孩子也许从未想过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或者根本没有足够的课外时间去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孩子也许听从或屈从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殊不知这些长辈基于自身以往经历给出的判断很可能是过时的、有偏差的,他们未必对当今的大学教育情况足够了解;有的孩子也许嘴上说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但其实只是凭对专业名称那几个字的想像,并非了解真实情况。很多家长和学生还会自主不自主地追逐所谓“热门专业”,例如当下的经济、金融类专业,这显然是受到近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退回到十年前,那时比较热门的专业是生命科学;再后退十年,那时最火的专业是计算机。所谓“热门专业”是会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而相应变化的,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个专业可能是要干一辈子的,所以绝对不能不顾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质而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令人欣慰的是,周浩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和自我反思,但如今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正在踏踏实实地开拓人生。从网络评论来看,许多读者赞赏周浩的勇气,并祝福他的未来。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较突出的归结起来就是“名校无用论”。因为周浩学业不顺利,从而否定北大这样顶尖名校的高等教育,认为名校教的东西没有用,还不如技校实在。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本无轩轾之分,只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定位不一样。过去科技教育落后的时候,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如今,高等教育日渐普及,反倒是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紧俏,因此近年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强调越来越多。正如不能把高等教育看得比职业教育高人一等,也不能用周浩的故事来否定高等教育,否定精英教育。那些最优秀的大学,往往最重视文理基础学科,重视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养,它们教给学生的东西看似没有用,但又是有大用的。好大学重在“道”,而不在“术”,它的优秀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可以直接转换为生计之用的知识和技术,而是把大师、图书馆、社团活动、国际交流等种种资源摆在学生面前,供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汲取营养,锻造自我。目前,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大多对本科生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按大类招生,前一到两年要求修好基础课,这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而一些学生毕业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不能因此就说名校无用。好大学应该是塑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地方,是培养精气神的地方。学生掌握了打开世界的“总钥匙”,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那就是个人的选择了。至于在每年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中,有几个卖猪肉了,做米粉了,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是说“行行出状元”么?

实际上,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北大“痛不欲生”的那段日子也并非让周浩一无所获。他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开始真正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人生、选择人生,他敢于克服社会的成见坚持自我,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后来技术应用也有一定帮助……正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无论如何,成长终究是自己的事情,我们还是祝福周浩这个勇敢的小伙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