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到《静静地呼唤我的名字》,是在大二的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放学回家的我,突然被这首有点沧桑的俄罗斯民歌所吸引。伴着木吉他分解和弦的柔美伴奏,跟着这忧伤的旋律,缓缓的温柔的哀伤,仿佛深沉的俄罗斯教堂钟声,在薄薄的晨雾中,拂过大地的脸庞。我深吸一口清凉的空气,伴着鹅毛大雪,走在通往宿舍的那条寂静的小路上。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除了歌、雪,还有我,别无他物。那是在我留学的第三年。
现在还记得,18岁的我,是什么样子,梳着一个马尾辫,带着用得着的行李,在北京的2号航站楼和父母告别,准备开始踏上留学之路。那时的我,单纯而美好,对未来拥有无限憧憬,像一只冲破笼子的小鸟,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我被那只叫做波音的“大鸟”,带到了一个叫乌克兰的地方。
从小到大,第一次出家门独立生活,就被带到了如此遥远的地方。此时的我,对什么都是新鲜的。第一次看见了这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第一次呼吸到了如此清新的空气,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市中心也可以是一座大森林。惊奇和兴奋取代了原本的惴惴不安,也取代了我的思乡情。每天的节奏如此轻快,上学,学习一种优美的全新的语言;逛街,体会每一条古典的充满欧洲风情的街道;甚至连自己做饭,都不觉得麻烦,仿佛一瞬间,我就是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大人了。
慢慢地,我发现有些东西悄悄地变了。老师讲的东西,原来大多数是听不懂的;同学对你,也都不一定是友好的;没有父母在的每一天,困难都是要自己面对的;大多数时间,你都要独自度过。那时候,心里有一点点的害怕,一点点的孤单,希望抓住些什么,但总感觉抓不住。
渐渐地,我爱上了旅行。一有时间,我就背上双肩包,登上帆布鞋,买一张属于另一个城市的火车票,去感受不同的风景。春天的妈妈山,夏天的雅尔塔,秋天的敖德萨,冬天的利沃夫,每个地方风格迥异的美景,都一丝不落地收进了我那微缩的小镜头里,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
终于,我能运用那原本不属于我的语言了,能吃惯那些原本不习惯的食物了,能记得那些原本记不得的街道了。我终于不再讨厌学校门前那条青灰的石板路;终于能要一杯摩卡,在一个拥有落地窗的咖啡厅,静静地待一会儿;终于能体会出俄罗斯民族的那种淳朴善良。可是,我也要离开了。
飞机,不仅让我和母校渐行渐远,同样渐行渐远的,还有我留在那里的一去不回的青春。有人说,一辈子至少要有一次说剪就剪的短发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样,你的青春才不会被浪费。我想,我的青春一定不是虚度的,因为短发和旅行,都留在了那个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去的国家。
现在的我,偶尔回想起那段时光,依然有无尽的留恋。虽然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阵痛,但我依然感谢那段成长的岁月。它让我明白了,我原来也可以不是别人的书签,而是一本让人一读再读的书。它也让我明白,只要心中有景,何处都可以是花香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