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 一目十行的故事及注释

一目十行的故事及注释

成语故事 日期:2024-4-19

【成语名字】一目十行

【汉语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成语解释】

一次可同时阅读十行文字。形容阅读速度的快速。语或本汉.孔融〈汝颍优劣论〉。

【成语典故】

汉.孔融〈汝颍优劣论〉(据《艺文类聚.卷二二.人部六.品藻》引)

融以为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答之曰:“汝南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举声号哭,颍川虽忧时,未有能哭世者也。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功见效,如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范巨卿,颍川士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汝南李洪为太尉掾,弟煞人当死,洪自劾诣合,乞代弟命,便饮酖而死,弟用得全,颍川虽尚节义,未有能煞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子威为东郡太守,始举义兵以讨王莽,颍川士虽疾恶,未有能破家为国者也。汝南袁公着为甲科郎,上书欲治梁冀,颍川士虽慕忠谠,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成语注解】

1、典故或见于《梁书.卷四.简文帝本纪》、《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列传.河南王康舒孝瑜》。

2、应世叔:应奉,字世叔,东汉汝南人,生卒年不详。少聪明,自幼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桓帝时为武陵太守、司隶校尉。纠举奸违,不避豪戚,以严厉为名。

3、离娄并照:与古代名人离娄相辉映。离娄,黄帝时人,相传能视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参考数据〕

《梁书.卷四.简文帝本纪》

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喜。方颊丰下,须鬓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亲庶务,历试蕃政,所在有称。《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列传.河南王康舒孝瑜》

初,孝瑜养于神武宫中,与武成同年相爱。将诛杨愔等,孝瑜预其谋。及武成即位,礼遇特隆。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成语出处】

1、宋.刘克庄〈杂记六言〉诗五首之二:“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2、《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3、《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那先生是位老儒,见他一目十行,到口成诵,到十一二岁,便把经书念完,大是颖悟,便叫他随了哥哥,听着讲书。”

4、《红楼梦.第二三回》:“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5、《荡寇志.第三三回》:“原来溶夫姓徐名和,自幼颖悟异常,一目十行,到十五六岁时,就博古通今,凡一切天文地理,礼乐术数之书,无不精究。”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阅读速度很快。

使用类别    用在“阅读迅速”的表述上。

【一目十行造句】  

 1、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2、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3、总编辑好像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似的,一下子就把稿子看完了。

4、速读就是在训练一目十行的能力,可以让你很快就看完一本书。

5、这电视字幕闪得这么快,除非我能一目十行,否则怎能看得清楚?

6、别以为他可以一目十行,他只是先把公事作一个粗略的分类罢了,并未细看。

辨识

【参考词语】:五行俱下

【汉语拼音】:    wǔ háng jù xià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汉.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

2、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纔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参考词语】:五行并下

【汉语拼音】:    wǔ háng bìng xià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应奉》:“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参考词语】:七行俱下

【汉语拼音】:    qī háng jù xià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南朝梁.裴子野〈雕虫论序〉:“宋明帝博好文章,才思朗捷,常读书奏,号称七行俱下。” 

【参考词语】:数行并下

【汉语拼音】:    shù háng bìng xià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梁书.卷八.昭明太子列传》:“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参考词语】:十行俱下

【汉语拼音】:    shí háng jù xià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列传.河南王唐舒孝瑜》:“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2、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二.谈艺二.反锦》:“松字瀛涯,博学好古,读书十行俱下。” 

【参考词语】:一目五行

【汉语拼音】:    yī mù wǔ háng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石门文字禅.卷二.赠黄得运神童》:“君初发齐眉,玉颊照秋光。诵诗巨万纸,一目俱五行。”

2、《元史.卷一八二.许有壬列传》:“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 

【参考词语】:目下十行

【汉语拼音】:    mù xià shí háng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 

【参考词语】:一目数行

【汉语拼音】:    yī mù shù háng

【成语解释】: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元.耶律楚材〈用前韵感事〉诗二首之二:“利器深藏人未知,丰城埋没神光寂。读书一目下数行,金石其心学王常。” 

【参考词语】:十行一目

【汉语拼音】:    shí háng yī mù

【成语解释】:即“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1、元.方回〈癸巳元日年六十七〉诗:“百岁三分新过二,十行一目旧无双。”

【一目十行的成语故事】

一般人用眼睛看书,一次只能看一行,可是却有一些人一次可以看多行,所以可用“一目多行”来形容阅读速度很快。比较早的用法出自于东汉孔融〈汝颖优劣论〉。这一篇〈汝颍优劣论〉,就是当时众多品评文章之一。孔融分别从八个方面来论证汝南人士胜于颍川人士:戴子高颉颃天子,许子伯嚎哭时事,许掾兴水利助乡里,张元伯鬼魂通灵,应世叔能同时阅读五行文字,李洪代弟赴死,翟文仲起义兵讨伐乱逆,袁着上书进谏。汝南地区这八个人的行为,在孔融看来,颍川人士都无法做到,因此写下这篇文章,以举证事例的方式,驳斥陈群的颍川人士优于汝南之说。原文中就见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书.简文帝本纪》、《齐书.河南王康舒孝瑜列传》则有读书“十行俱下”的说法,文献上也见有“七行俱下”、“数行并下”等用法。后来以“一目十行”最为常用,演变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阅读速度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