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意林 / 掠过天空的漂流木

掠过天空的漂流木

意林 日期:2021-1-16

巴黎是艺术的天堂,但对于霍安·米罗来说却是地狱。在巴黎十多年,他的画无法卖出,几乎天天挨饿,他唯一的收入是老乡“毕姥爷”毕加索买下了他的一张自画像。他知道,这是“毕姥爷”在变相资助他。1932年,米罗结束这炼狱般的巴漂生活,回到了西班牙。

回到家乡后,随着生活的稳定,米罗在创作上有了新的想法。在他家附近,有一条河,河上常漂来一些木头。一次,他随手捞起一棵还保留着根须的红木,很快,一位长髯垂胸、慈眉善目的老翁诞生了。

这让他禁不住想:这些木头来自哪里?一路上都经历了什么?他要看一看它们的漂流过程。他背上行囊、画夹,开始沿河流上溯。

起初,沿岸风景对他毫无吸引力,但慢慢地,这些熟悉的风景有了陌生的感觉:荒草,芦苇,断岩,农舍,羊群,环绕村落的葡萄园,小时候从上游来的徐霞客们那里听来的奇妙故事,在这些风景中一一浮现。

最让人回味无穷的风景,自然要算那些衣着朴素的农家少女,她们站在村口的大树下,望着风尘仆仆的他,明亮的眸子里满是温情。

河面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河水冲刷着两岸,随时有树木倒下,加入漂流的队伍。转眼,他已走了一个多月。此时,河床变得越来越高,河水仿佛从天上倾泻而下,他看到几根木头被甩上了天空,翻滚着,从天空掠过……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他。回到家后,他潜心创作,接连三年,沉浸在艺术中。他开拓的艺术门类越来越多,拼贴、素描、织毯与蚀刻版画等等。可是,1936年,随着西班牙内战爆发,这种宁静的生活被打断了。

他再一次回到巴黎,但不久巴黎也沦陷了。他离开巴黎,随即开始新一轮的流浪。

无论生活多么漂泊,他都坚持创作,并始终在作品中保持着一种乐观,这让生活在炮火中的人们感受到了难得的力量。慢慢地,他的作品开始引人注目。战争结束后,他的作品立即成了抢手货。

生存的问题解决了,他可以更加自由地在各个艺术门类间穿梭,但他最喜欢雕刻,特别是放置在室外的大型雕刻,他说:“我把我的作品放置在室外,任由太阳、风雨、尘埃琢磨,这样会让它更好。”

1983年,这位漂泊大半生,喜欢把自己“放置在室外”的艺术大师以90岁高龄去世。此时,在西班牙,他的名气已仅次于曾经资助过他的毕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