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意林 / 萧望之之死

萧望之之死

意林 日期:2019-10-22

汉宣帝把萧望之列入三人团,除了考虑他是名相之后外,还考虑儿子元帝与其是师生关系,一直相处不错,萧望之教元帝帝王术多年,再继续教几年,太顺理成章了。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常常是脱节的,谁如果把政治课运用到政治上来,那谁就死得快。

萧望之正是如此。从理论上来讲,外戚专权的政治、宦官专权的政治,一定是糟透了的政治。如果他单碰上了其中之一,那还好说,问题是萧望之是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都碰上了。史高恰恰是外戚,而三人团之外的弘恭与石显是太监,其时当的是中书令,也就是元帝的左膀右臂。这角色,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如果皇帝权放得松,那么他们是可以代皇帝行使号令的,这时候的权力可能比朝廷重臣还大。即使皇帝权力抓得再紧,也相当了得,毕竟不是心腹,不可能坐上这把金交椅的。萧望之要搞改革,立志来碰硬,也就相当于找死。因为,在这三人团加俩太监的权力格局里,他只有一个可能的依靠,另外三人,他全都得罪,全是他的敌人。他说不用外戚,打击了史高;他说不用宦官,树敌于弘恭与石显。他提出的这个事情不小,牵涉到用什么人的问题,就是说,不用阉党,不用亲党,而要用儒党,难度自然大。

萧望之的方案抛出以后,自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在庙堂之上,引发群臣声讨;在皇帝的御书房中,有石显与弘恭时不时进偏言。毫无掌权经验的汉元帝哪能把握这种复杂的斗争局面?不但复杂的政治一点都不懂,连最基本的请示报告等材料都读不明白。史高向元帝打了一个小报告,说萧望之有两罪,一是污蔑与侮辱朝廷大臣,二是挑拨离间元帝您老人家的亲戚关系,所谓“谮诉大臣,毁离亲戚”。末尾提出了处理建议:“谒者招致廷尉。”这里得来个词语解释,汉朝有专门替皇帝传话的人,叫做谒者,这个汉元帝肯定懂,就是中书省的那些太监们;廷尉,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主管刑狱的,搞审判的。汉元帝对这话是这么理解的:派一个太监去把审判官喊来,问一问萧望之是不是有这两种罪。所以他二话不说,提笔就签了“同意”两字。这种处理公文的方式应该不算错,既然有人具实名写检举信,那么请人来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这是皇帝处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汉元帝当了几天皇帝,简单的组织程序略知一二了,可是,他根本就没弄明白的是,“谒者招致廷尉”是汉代官场的政治专用术语,意思是:把人给我抓起来,关到牢里去。

萧望之被关进了牢房,好久都没来上朝了,元帝就很纳闷:怎么萧望之失踪了呢?旁边的人就告诉他,萧望之坐牢了,元帝大吃一惊:“谁批准的?这么重要的大臣说关就关了?”旁边有人就说:“这是您批准的!”元帝被弄了个大花脸,做声不得。连政治术语都不懂就来弄政治?那不叫人笑话吗?这时候的元帝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皇帝尊严,皇帝错了怎么要得?那就关吧,把萧望之继续关在牢里,就可以证明皇帝没错,所以,萧望之就一直被关着。

大概关了几个月,元帝觉得把萧望之放出来,也不影响他批示的正确性了,于是就打发人把他放出来,不但放出来,而且还准备继续委以重任。可是,不知道萧望之哪根神经犯了混,他觉得这么冤枉坐了牢,不说得到赔偿,最少也应该得个说法吧,他心里萌发了“秋菊打官司”的企望。他儿子萧伋代父鸣冤,要求给其父恢复名誉。萧望之坐牢,是谁签的字?皇帝嘛。这不是明摆着跟皇帝叫板吗?从这里,我们也就知道了,不是黄口小儿汉元帝不懂政治,而是天天吃政治饭的萧望之一点政治也不懂,政治上太不成熟:你可以说任何人错了,但你可以说皇帝也错了吗?皇帝是一贯正确的,无比正确的,永远正确的。现在,你要挑战这个原则,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这下轮到史高他们活动了,史高又打了一个报告,最后建议与前次一样:“谒者招致廷尉。”这下,元帝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上次是糊糊涂涂地批示,这次呢,是明明白白地签字了。在签字的时候,元帝据说有点心软,他的意思是把萧望之再关一阵,反省反省,但不要把他的命给结果了,所以他说:“萧望之这人,性格犟,上次坐牢,他觉得冤,这次如果再要他去,他不肯怎么办?”石显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薄罪,必无所忧。”放心吧,狗命都值钱,何况人命,萧望之一定把命看得比狗命重的,况且他的问题小,不过是说了错话嘛,没什么大罪。元帝于是叫了一声“上墨”,一下给签了。

拿了圣旨,石显、史高他们跑得飞快,立刻调来许多狱警,把萧家全围起来,鸟都飞不出去。看那阵势,是皇上下死令了吧?萧望之老泪往下掉,刀架在脖子上,准备抹,其妻提醒说:“也许皇帝没想杀你呢。”于是准备把刀放下来,旁边却跳出来一人,说:“人贵有气节,不如自裁。”萧望之想想也是:我六十多岁的老骨头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进牢房,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横下心来,把脖子一抹了之。

据说,萧望之抹脖子之时,汉元帝正在吃饭,听到消息,饭怎么也不能下咽,哭得很伤心。好多人在旁看着他哭,都可以作证:皇上为忠臣冤死流眼泪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