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城外战火纷飞,但耶路撒冷在我的记忆中仍然是一座别样的“和平之都”。
有人出书把耶路撒冷收入一生必须要去的35个地方之一。我认同这个观点。甚至在想,把这座城市当做一生要去的10个地方之一也不为过。
宗教古籍《塔木德》曾经这样形容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城。
到耶路撒冷寻找美,首先需要找到一位好向导。博古通今的萨尔成了我的好伙伴。他读过书、当过兵、经过商,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位“全才”。事实上,萨尔确实对耶路撒冷,乃至以色列和中东的历史和现实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当萨尔驾车在夜幕降临时分将我送到耶路撒冷的时候,满城的橙黄色的灯火随风摇曳,似乎招手欢迎远方的客人。我接受了这份“盛情”,当晚我就脱离行程,跑出酒店,到古旧的街区闲逛,去领略这座圣城夜间的魅力。
11月的耶路撒冷之夜真的很美,赶上了安息日,路上行人不多,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反而让人觉得这才更像耶路撒冷。
城市的高楼屈指可数,“钢筋丛林”的比喻与这里似乎从来搭不上边,相反一些独立的二、三层楼的砖石建筑成了古城的标志。它们有些或许已经在这里伫立了几十年、上百年,虽然斑驳,但挺拔依旧。如今建筑的主人用各色花木来点缀它,就算在灯光迷离的夜晚,它们还在散发着淡淡的美和幽幽的香。
在月光下漫步小巷,看着偶尔黑衣黑帽的犹太教徒匆匆而过,听着不远处小孩子的玩闹声也不失为一种体验。昏黄的古街中,那三五成群的猫都会把你当做伙伴,悄悄地尾随着你走上一段路。
萨尔说老城是必去的。虽然只有一平方公里,但却凝结了数千年的历史和众多宗教的沉思。晚上,站在大卫王饭店前的高石上远眺老城,她在沉睡,厚重的城墙仿佛就是厚重的历史,塔楼上的闪烁灯火似乎就成了唤醒未来的呼吸。历史与未来在这个黑夜的耶路撒冷老城中交汇,也在我的心中形成了一个交集。
前人过于关注耶路撒冷的苦难,反复强调宗教间的争端、民族间的仇恨和神话传说里的光怪陆离,有人认为,耶路撒冷先后18次被毁城又重建的历史,才最能体现耶城的神秘和神奇。因此耶路撒冷被称作“和平之都”有些名不副实,耶城距离和平其路漫漫。
单看过去,此言有理,不过现实的场景却让我的思想与时俱进。
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萨尔就带我来到了老城墙根。白天的感觉与夜晚自然不同。“黑色的”耶路撒冷美得冷峻,“白色的”耶路撒冷给人惊奇。
我们走过了耶稣受难的“苦路”,穿越了阿拉伯人的“巴扎”,拜访了亚美尼亚人的东正教堂,还在金顶清真寺前伫立良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想象这块弹丸之地竟然容纳了众多宗教和民族共存。萨尔说,或许这就是“和平之都”的真正含义。
你是犹太教徒,那就到哭墙下与神灵沟通吧;你是穆斯林,别忘了到阿克萨清真寺朝觐;你是基督教士,这里的耶稣坟冢一定能让你获得震撼;如果你是佛教徒、道教徒、印度教徒、摩门教徒……都没关系,在老城里,浓浓的宗教氛围足以让任何人感受至深。
逛完耶路撒冷老城后,萨尔开车把我带到了老城外的橄榄山顶。
这是一处观赏全城美景的极好场所,11月的阳光温和、柔美,清澈的天空真如镜面一般,微风吹着流云在缓缓地走。天底下,耶路撒冷在毫不吝惜地展示着她的美。昨晚的小巷游历似乎成了一个美丽的梦。
“你看眼前,”萨尔指着一片密密麻麻的棺椁,打断了我的追忆。“这是犹太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他们向着老城的方向,期待救世主弥赛亚降临,带领他们复活后进入老城。”“那老城东墙外的棺木是谁的呢?”我问萨尔。“那是阿拉伯人的,他们死后埋在这里,据说是防止犹太人复活冲进城,抢占他们的清真寺。”
在萨尔心里,耶路撒冷老城是一个“融合”的榜样,尽管这种融合带有某种牵强和世俗的色彩,但那是“和平”的;而城外的耶路撒冷多少显出“纷争”的意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围绕城市的归属问题依然无解,东部的城市建设依然落后于现代化的西部。
如今,耶路撒冷的老城成了整座城市的“护身符”,尽管过去几十年中东地区爆发过数次战争,但是耶路撒冷没有再遭遇战火。因为在各大宗教都将它视为圣地,此处又保有各大宗教圣迹的情况下,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这里当做袭击的目标。
萨尔忽然故意问我:“他们能在一个小城里共存,为什么不能在城外共存,又为什么非要在中东和世界对抗?”
第二天,我请萨尔再次开车带我到老城,这次我只去了哭墙。在哭墙前,我认真地写了一张纸条,像众多虔诚的犹太教徒一样,恭敬地将它塞在了哭墙的墙缝里,那是我的祝福和希冀。
以色列之行中,耶路撒冷是最让我感触的地方。虽然之前我如其他游客一样,不分黑夜白天地执著寻找着上天赠与她的几分美丽,但是后来我领悟到了比美丽更可贵的东西。
无论如何,耶路撒冷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你可以把她当做是刚出生的婴儿,用全新的眼光去发现和审视她,因为她的内心至真至纯;你也可以把她看做耄耋的老人,用敬仰和虔诚去仰视她,因为她的故事至烈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