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意林 / 大师的沉默

大师的沉默

意林 日期:2021-3-13

沉默是金。沉默的人往往性格内向,而外表的沉默却与内心的活跃恰成正比。孔子提倡“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对沉默的体验远比一般人深。孔子最喜欢的大弟子颜回,居陋室寡言语,自得其乐。所以,大师的沉默,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索与启迪。

史学大师陈寅恪,用沉默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晚年的陈寅恪,在政治运动的浪潮中,要按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研究、撰写、发表、出版史学的鸿篇巨著,已经是不可能了。但他又不能违背自己的准则,他只有选择沉默。虽然沉默了多年,但他并没有停止思索与探求。他努力克服双眼失明、跛足的困难,凭着极大的毅力,在助手的帮助下,完成了长篇宏论《论再生缘》和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它们浸透了陈寅恪晚年的全部心血。

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小时沉默寡言,看的课外书多,又爱乱想,有时会问些老师答不出来的问题。很长时间里,爱因斯坦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沉默孤独的爱因斯坦也有很可爱的时候,他的外祖母就非常喜欢他。她会经常来慕尼黑看望小外孙,离别的时候恋恋不舍地亲了又亲,离开后又会迫不及待地给女儿、女婿写信:“我们大家都很惦记小阿尔伯特,他是那样可爱,我们老是谈到他那些古怪离奇的想法。”遗憾的是,外祖母没有提到那些古怪离奇的想法是什么。

文学大师沈从文一生都是沉默的。他从偏远的湘西来到北京,最初几年,饥寒交迫,无望无助,他是沉默的。他只有高小学历,在大学圈子里,他也是沉默的。他教书,讲得少,写得多,往往以笔代言,写了大量习作。他离开文坛以后,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又在沉默中度过了近四十年,有时甚至到了销声匿迹的程度。他不善言辞,一口湘西凤凰话,很多人听不懂,因而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常常是沉默的。他不爱喧哗,而偏爱寂静、沉默,他甘于沉默,甘于寂寞,最后在寂寞中离开人世。

文学研究大师、著名作家钱钟书的沉默,是文人可贵的风骨。钱钟书在留学时代便醉心学问,探讨人文,不善交际应酬,因此对人往往无话可说。不少人误会他爱摆架子,瞧不起人,其实他是个为人真率、也很关心别人的知识分子。文革之中,钱钟书选择沉默,十多年没写过一篇文章。钱钟书就像他给自己起的别号“默存”那样,正直淡泊,与世无争,只求在沉默中生存。

鲁迅说,沉默的时候自有其充实,开口的时候反觉其空虚。这沉默不是死寂,因为思维没有停止过,反而跃跃欲试,恰如利器在匣中,感愤颇多。由此可见,沉默的人容易在浮躁的社会里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善于行动,最终获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