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 如何备课

如何备课

知识问答 日期:2023-2-5
最佳答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你是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将,还是一名刚刚踏上讲坛的新手;无论你用传统的备课方式,还是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计算机做成课件的形式,备课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问心无愧,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民教师。那么,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 第一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采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 第二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第三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例如,在《立体几何》中,还要结合具体教学中的做法,采用直观教学,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以减缓知识的坡度,慢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地。 第四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第五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由于本人从教不久,学生的基础有时还未把握好,对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掌握不够,在选择学生疑点上还存在不少的偏差。最大的体会是事先要充分准备,教学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 一线是要备讲练结合线。数学知识重视练习,不象有些学科强调记忆性,主要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地讲讲练练,练练讲讲,把训练当做一条主线。备课时要多备些例题、习题、作业,安排好讲哪些,哪些是备用的;如何讲,由谁做;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同时将课后练习题目搞好,如基础训练、形成形检测题等,这些练习中哪些口答,哪些笔算,哪些用教具演示,按训练层次恰当地安排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形成讲练结合序列,按此有机序列教学,及时巩尝乏佰何脂蛊拌坍饱开固学习效率。 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不经武装的战士上战场,只能束手就擒;没有充分准备的教师上讲台,充其量是“信口开河”,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误人子弟”其害深痛,愿我们教育界的同仁高瞻远瞩,把备课真正当做一回事来做,才能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怎么备课,备课应该做什么工作

节奏很重要,每段安排什么环节,以及应变能力。

多照着镜子演练,自己计时。如果你紧张了,不要去看领导眼神,要看着学生的额头,这样可以环节紧张情绪。

每个刚当老师的人都这样,很紧张是避免不了。

怎么备课?

当过教师或正在从事教学的人对教案是再也熟悉不过的。教案,教书之案例,备课,即教书先行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到成竹在胸,方能处惊不变。因此,教师留给我们的高大形象似乎总是夜深人静时,老师的屋子里灯依然亮着,老师或伏案沉思或奋笔疾书。上世纪流传的那首校园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最能表达老师的这一伟大之处。

备课不等于教案书写。写教案是备课,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以往,我们的教师仅仅把备课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再好的备课也只是一种框架、一种指向、一种假定的方案,它都需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更需要在课后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时代在变化,教育在改革。当我们一味苛求教师埋头扎扎实实备教案,认认真真上教案,是太过完美了。年轻一代的教师的教案变成了对名师教案的抄写与拷贝,教师挖苦心思的备教案真的成为历史的记忆。再者,新课改的浪潮席卷而来时,教案的有与无,备与不备,再度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在今天的教师看来,课堂是变动的,学生是发展的,认真备教案,忠实履行教案已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忠实履行教案的教师也是遭受批判的,那种忠实执行教案的授课无异照本宣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才能让它保持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创造性活动,确保上课时真正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学生就是活动的主体,学习效果要取决于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激发学习兴趣,而不再是通过“教书”去传授知识,也不再是去教学生如何去做。所以,作为教师上课前要思考“如何导”而不再是“如何教”。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一堂课真正出彩的地方,往往不是教师备课时想到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对备课进行重新调整,将备课活动引向课中、课后。

针对传统教学备课模式,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夯实教师基本教学功底,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区校本教研的发展。景泰县漫水滩学区积极改革教师备课制度,从2007年秋季开始,率先在全学区启动小学二、三、五年级课程集体备课,突破长期以来教师单兵作战,备课备而无用的瓶颈制约,从源头上着手,创设出了一条集体备课、分工编写、求同存异、课后反思的备课新途径。

集体备课,是由各校校长牵头,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对二、三、五年级教材进行解读,做出各科课程教案的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对年级课程从全册教材到单元章节做出整体目标设计,集体备课注重团队的智慧和经验的聚合与消化,是集体智慧“合”的过程,达到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

教师备课要重视同伴互助,教师个人的孤军奋战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必须要靠同事之间的合作互助。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集体交流的,在教学、教研中应该发挥备课的集体作用。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达到互相理解,共同提高,从而使各自的教学设计得到修正、提高。

分工编写,在年级教案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学校选派学识渊博、能力较强、学科特长的教师分工编写教学设计。分工编写教学设计,按照课程标准,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运用,注重教学设计实用性和指导性。学区将分工编写好的教学设计刊发在学区自办的《教苑论坛报》上,分发各校,这是一个共享资源的的过程,

求同存异,各校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对《教苑论坛报》上刊发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度取舍,合理加减,吸收营养,进行二次备课,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使个人的教学设计更优化、更合理。

课后反思,教师将再次备下的教学设计投入课堂教学进行实践验证,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与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长为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指导自己的教学。 教学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可以使教师及时地回忆教学过程,总结得失,汲取经验,为下次教学所用,并把教学经验理论化,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提高自己。

集体备课、分工编写、求同存异、课后反思。这一备课制度融入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教师集体同伴互助和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构成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三者彼此支持,共享经验,共同成长,有力地提升了教师备课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学区校本教研的发展。

总之,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教师备课也是教师学习、反思、成长的过程,教师必须认清自身的位置,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将,漫水滩学区创新的教师集体备课不失为新课改下的一项有益探索。

新教师怎样备课写教案1

我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说说备课的问题:

原创 塔客学院塔主 崔冕

我从两个方面说 —— 原则 + 实际操作。

原则篇

好老师永远从学生身上反映出自己的能力。

我们暂且只讨论线下课程。如果在一个口语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记笔记、根本没张嘴,这就是失败的口语课。在一个阅读老师的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背单词记语法规则,根本没读懂什么意义,没有通过转换视觉信息获得真正的交流,这也是失败的阅读课。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上课的时候,学生在干什么?

实际操作

如今我的备课方法如下,供大家参考。

1 要先看人数。

20人以下的班级,20-50人的班级,以及50人以上的班级,各不相同。线上跟线下也不同。

如果20人以下,相当cozy。老师讲述、学生练习、学生之间互动的时间基本是1:1:1.

20-50人是最头疼的人数,要看他们的水平。老师讲述和学生活动时间比基本是2:1。当熟悉了学生水平之后,再做调整。

50人以上,除非非常熟悉,一般使用公共演讲方式;也要看教学目标,可以最后试试分组。

线上课程完全打乱以上逻辑,以后找时间再说。

中心思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想想他们会练习到什么?他们会学到什么?他们走出教室之后,还会记得什么?

2 看教学目标。

凡事都要有目的。

常有人问我“语法怎么教”,我一般会反问“你为什么教语法?” —— 对方往往是一脸“我没想过”的表情。

对,请想一想,你教的东西是干什么的。

“从用入手”就是教学目标。

你回想一下,从小到大我们学了多少没有“用”的东西。你教了学生他们“用”不到的东西。这些知识并非是废品,只是老师没把他们和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不到前途。

举个例子:你心想要教过去时,你就这样问自己:

过去时用来做什么?——描述过去的事情。我们什么时候要描述过去?—— 叙述经历、讲故事、分享经验。—— 这就是用处。

所以这堂课的逻辑如下:

我们今天来学学怎么给别人讲故事,讲故事需要什么语法结构呢?过去时。好,我们来讲讲过去式。

你甚至还可以加个场景,例如到警察局报案、写自己的简历、在面试时自我介绍…… 这都是更加实用的用处。

你这样教,学生就可以看到知识的前途 —— “从用入手”。

3 教学架构

成熟的老师通常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架构,有人钟情TBLT;有人爱玩PPP。

每一种教学架构都有自己固定的程式,只要了解了这些教学基本方法,一切都是套路。

我会按照学生的水平来选择教学架构,如果并不熟悉学生,而且估计今天学新内容可能会吃力,通常会用PPP。如果今天是一节built on the past的进阶课程,而且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了,会用TBLT来做些有趣的练习。

4 教学资源

我给很多老师的建议通常是花点时间找资源。

(中文长难句)找资源是英文素质仅为平均水平且未能熟练玩转课堂活动的老师们出奇制胜的捷径。说白了,就是找一找authentic material,翻个墙吧,找找学生没看过的东西吧。但是水平要适中,要合学生的胃口和能力。

这一招真的很管用。

5 教学游戏工具箱

手里一定要存很多好用的游戏和课堂活动。在塔客学院里,我们生猛粗暴地讲了300多个课堂游戏,听说读写、按场景分类、按用途分类。这其实就是我自己的备课方法,平时只要看到了有趣的游戏,或者自己上课改装过、好用,就赶快存起来。以后教什么课都随手拈来。有个工具箱,神马都不用愁,要啥拿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