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年文摘 / 捡麦穗的福利经济学

捡麦穗的福利经济学

青年文摘 日期:2019-2-5

在上海看到了奥赛博物馆馆藏的米勒作品《拾稿者》。尽管在各种美术书上见过上百遍,但目睹原作感觉仍然很不一样。三个农妇穿着粗布衣裙,弯着腰,在别人收割完的麦田里捡麦穗,远处是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麦垛。评论家卡斯塔奈里说:“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

不过,能如此安静地拾穗,在作家莫言看来,会另有一番感慨。在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他讲了自己的故事:“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穷人可以捡别人家(集体地里)的麦穗吗?这个回答在西方是肯定的。米勒所画的并不是特殊事件,拾穗者在当时的法国农村很常见。而《圣经》上更是说:“富有的人啊,在收割麦田之后不要带走掉在地上的麦穗,请留给更穷的人去捡。”

《圣经》故事中,路得在丈夫去世后,认为不能丢下自己的婆婆拿俄米。于是她们一起回到伯利恒。当时的伯利恒正是秋天的收获季节,因为没有钱,路得便以拾穗为生养活婆婆。

这里有个重要的细节。在伯利恒,拾穗是穷人的权利。因为很久以前,摩西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到有些人会挨饿,于是规定收割后掉在地上的麦穗要让穷人去拾。田地里的谷物全部归种植者所有,但掉在地上的那一点点,属于没有土地的人,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权利。

现在我们回到经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是一针一线都属于个人或集体(产权绝对明晰)更科学,还是三千年前的摩西制定的律法更科学?

福利经济学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认为:从富人手中拿走一块钱,福利损失是一块,而这一块钱到了穷人手中,福利增加是100块,两者相抵,社会总福利增加了99块,资助穷人对这个世界是有利的。

1976年,经济学家尤努斯偶遇一个叫苏菲亚的农村妇女。单身的苏菲亚还带着三个孩子,以做竹凳为生。每天清晨,她以相当于22美分的价格,从中间商手里赊来竹子,傍晚把做好的竹凳卖给中间商,抵偿完竹子的费用后只能赚到2美分。尤努斯由此发现,贷款给穷人远比贷款给富人更有价值,穷人拿到一块钱甚至可以救命(富人哪里看得上)。于是,他毕生致力于小额贷款,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一点麦穗,在富人手中也许就是多了一个面包,对穷人来说就是一条命。摩西以神谕的方法制定的这条律法,对整个民族来说就是资源最优化。如果没有这条律法,路得可能就无法活命,以后就没有大卫王,也没有耶稣(两人都是路得的后裔),没有圣诞节……人类整个历史也许要重新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