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年文摘 / 袅袅炊烟故乡魂

袅袅炊烟故乡魂

青年文摘 日期:2023-5-26

傍晚,当车子行驶到故乡村口的高坡时,只见整个村庄的上空,缕缕炊烟,正袅袅娜娜地升起。仿佛西施常规纱时,信手放飞的一缕缕雪纱,在或蓝或红的屋瓦上,在渐浓的幕色里,盘旋,萦绕,写意,舞蹈……

台湾庄奴的那首《又见炊烟》的旋律,立即在心里海缭绕:“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炊烟,是村庄四时的蔓状植物,极葳蕤的。根须,深深扎在故乡这片肥沃的泥土里。

看到炊烟,心中便涌起一种极榻实的暖。炊烟下的老屋里,有我勤劳朴实的母亲在。母亲在,炊烟在;炊烟在,故乡在;故乡在,根就在。在炊烟的岁月守望里,儿女的心,无论漂泊多远,都会归来。

眼前的一切,似一只清远的笛,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遥想起那些炊烟中飘散的过往,和那快乐的童年。

清晨,当第一缕熹微的曙色染上树梢时,家家户户的炊烟,便笼罩了村庄的上空,如乳白色的雾。不一会儿,饭菜的香,便四溢开来。乡亲们早早地吃了饭,扛着农具、矗洋牛羊,迎着朝阳,走向希望的田野,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正午的阳光里,,田里劳动的父亲,看到村里升起了炊烟,知道竿饭时间到了,于是擦擦汗水,收工回家。那轻轻淡淡的炊烟,就是最准时的钟。

傍晚的炊烟,最具诗情与画意,也最能诠释“人间烟火”这四个字。霞光满天,或薄暮冥冥。鸟儿唧唧喳喳,衔着橘霞归巢;晚归的父亲,挽着裤角,荷锄披晖,扛着一天回家了;鬓插野花的村姑们,轻唱着心歌,抖落了一天的疲劳,飘进了村口,在铺满霞光的小河边洗手、净脸;路过的小伙子,瞬时被绊住了脚步,呆呆的注视着这夕阳下的、美丽剪影;牛羊驮着夕阳,“咩咩”“哞哞”的叫着,争先恐后地涌进巷口……接着,各家各户的碗筷声,声声入耳;有收音机的人家里,传出了刘兰芳那绘声绘色、扣人心弦的《杨家将》……

雨天的清晨,炊烟从瓦面的烟囱,缓慢升起,一缕缕青烟氤氲在瓦缝里,然后随风携雨,融入迷朦的雨雾里。

炊维系着我们儿时的快乐。每逢村里放露天电影时,我们总是兴奋得像一群出笼的小鸟。放晚学了,一出校门口,便能远远望见人家或自家屋顶上的炊烟,如极柔情的化朵,在天空开放。那炊烟,混了柴草香饭菜香,再远,也能灿亮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田,芬芳着我们的味蕾。《洪湖赤卫队》《小兵和嘎》等电影,伴随着故乡的炊烟,永远储存在了记忆里。

炊烟,是一声声深情的呼唤,是一缕缕饭菜的香甜。饭熟了,在夕光薄岚里,母亲默默地守望着。或喊一声我们的乳名:“回家吃饭了”。母亲们那特有的音韵,分外地温柔、甜软。我们便停止了各种童年时的游戏,一路蹦跳着雀跃着,踏着暮色奔回家。因为,桌子上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溢着诱人的香。

多年后,在一所师院偌大的图书馆里,当读到台湾诗人余光中的那首《呼唤》备感心动、亲切,心灵深处的那缕炊烟,立即被激活。“就像小时候/在屋后那一片菜花田里/一直玩到天黑/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

故乡的炊烟,清晨,钓起一轮红日;黄昏,托来一弯明月。这千百年来乡村特有的标志性风景,是一首无字有情的歌,是一只无声有弦的琴。歌唱着悠悠的岁月,弹奏着朴实的温暖。他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激励着我们在生命之旅上默默前行。

袅袅炊烟,因家而生,因家而暖;是乡村的灵魂,是人生的拂尘,是母亲和故乡的象征。它像一根青色的丝带,一头飘摇在故乡的上空,一头系在走出了故乡的、儿女的心上,生根成树,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