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年文摘 / 荷兰人这样做慈善

荷兰人这样做慈善

青年文摘 日期:2020-2-14

雅维·李是荷兰AEGON保险集团大中华区的首席执行官。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河北一个山村小学的相关报道。他被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环境所震撼,决定要帮助他们。

通过多方联系,雅维·李将个人的1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了这个小学。电视台对雅维·李进行了采访,并邀请他和几个来自他所捐助的那所小学的学生一起录制一档节目,以赞扬他的慈善行为,并借以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校和孩子。

制片人以为雅维·李会很乐意参加这个节目。可是雅维·李却一口回绝了。制片人很不理解,按照他的理解,做了像捐资助学,为公益事业做贡献这样的事情,谁不渴望电视台给予报道,自己在屏幕上展示一下自己的高大形象呢?雅维·李的解释是:“帮助那些孩子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是我心灵的需要,不需要大张旗鼓地报道。更重要的是,不应该让那些孩子出现在镜头中,在电视上曝光对他们的心灵会造成伤害,尽管他们是未成年的孩子,但他们依然有尊严。”

我想,许多人都会为雅维·李的选择和解释感到惊讶。但若是了解荷兰这个国家、了解荷兰人慈善精神的人是不会为此感到惊讶的。荷兰人热爱慈善公益事业,他们把慈善事业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不需要动员,不需要号召,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一些来捐给慈善基金会成了很多荷兰人的习惯。

在荷兰,慈善的含义在于只是奉献不求回报,慈善的目的是使接受资助的人从此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命运,不是良心发现时偶尔的施舍和恩赐,而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因此,在荷兰,人们自觉地把平等作为慈善捐献的基础,而尊重则是帮助受助人的最高原则。

在荷兰人心目中,不论身份、地位、贫富,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同时获得尊重。在捐献者和受助者之间如何实现平等呢?这要源于荷兰人的慈善理念。他们认为做慈善不仅仅是因为受助者需要帮助,更重要的是响应自己心灵的召唤,通过行善可以获得心灵的愉悦感。也就是说,荷兰人把做慈善看成是自己心灵的需要。所以,在助人时获得受助者的感谢后,作为施助者也会向受助者表示感谢,感谢其给了自己行善的机会。正是有了这种理念,在荷兰,即使做了再多再大的好事,也不会四处宣扬,烘托自己的高大形象。那样做只会被公众蔑视,认为他慈善的动机不纯。同样,也不会有受助者在获得帮助后对帮助他的人千恩万谢、感恩涕零。一切都在平等、自然和和谐的状态下进行。

平等是慈善捐献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平等,尊重这一助人的最高原则才能得以实现。在荷兰最大的慈善机构荷兰郁金香基金会的总部院子里有一座纪念塑像。塑像的底座刻着一行字:一手给予帮助、一手给予尊重。塑像的形象是一位老人,老人名叫费尔南德。

在二战期间,荷兰遭到了德国的侵略。战争让许多人流离失所,四处逃难,食不果腹。费而南德一家因为德国后裔的身份得以逃过德军的伤害。尽管,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谈不上富有,但费尔南德却还要去帮助那些饥饿的逃难者。每天早晨,费尔南德就会早早地站在自家门前,看到有逃难者经过,他就会走上前请求其帮忙,到自家院子里把一根长木头抬到门口。作为感谢,费而南德就会拿出自家的食物送给逃难者。等逃难者带着食物离开后,费尔南德会再次站到门口等待下一个逃难者,请他把门口的那根长木头帮助他抬到院子里去,同样,费尔南德会拿出食物以示感谢。就这样,一根木头每天都反反复复被抬来抬去,费尔南德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饥饿的逃难者。

费尔南德这种既给予帮助又呵护了受助者尊严的行善方式受到了荷兰人的推崇。在1964年,在费尔南德逝世一周年后,荷兰郁金香基金会成立,决定为费尔南德建一座塑像以示对他的纪念,并在荷兰大力提倡他这种“一手给予帮助、一手给予尊重”的慈善行为。

为了保护受助者的尊严,在荷兰,许多慈善活动都不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媒体在报道慈善活动时也不会提到某个具体的受助人。记者也不会去采访受助人,报纸上没有受助者的照片,电视上没有受助者的镜头。在荷兰人看来,媒体的曝光会侵犯受助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荷兰鹿特丹一家电视台在报道一次慈善活动时,不慎出现了一位受助者的镜头,尽管仅仅是短短的一秒钟,就遭到了这位受助者的起诉,也遭到了观众的谴责。最后,电视台台长不得不在黄金时段发表道歉声明。所以,在荷兰你看不到受助者展示自己“家徒四壁”的苦况;看不到满脸通红、眼含泪光、衣衫不整的孩子在镜头下表示感谢;听不到遭遇灾难的不幸者在公开场合讲述自己的不幸……

尊严无价,如果伤害了受助者的尊严,给予再多的物质帮助也无法弥补。想一想,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慈善活动,有多少人,有几家媒体想到过去呵护受助者的尊严呢?真正的慈善是给予贫弱者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习学习荷兰人,把平等作为慈善捐献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