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年文摘 / 道德无特区

道德无特区

青年文摘 日期:2022-11-23

制度上的道德应该众人平等,不能因为身份不同而开绿灯。

我多么不想看到有老人站到我座位旁边来检验我的道德。然而,还是有一位老人站过来了。在老人走到我旁边之前,她先后在三个有人的座位旁停留过,“公交车道德”在这里跌倒了三次。我站起来,却无意于把这种道德扶起来。我一向认为,公交车作为特殊道德空间的存在是一种耻辱:为什么我们的公交系统要依赖为老人让座才能保证他们有座?为什么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公车消费和最豪华的公车阵容,而公交系统却如此拥挤不堪?或许,在人多地少、空间逼仄的中国,我们注定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公交车宽敞得可以让自行车或婴儿车直接推上去。但为什么公务车却独享舒适?

还有过马路。如果在马路上规划了足够多的斑马线,供行人通过的时间也足够长,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改变这一状况?行人因为处在易受伤害的弱势地位,所以必须给予优先的通行权,遗憾的是,行人的权益在交通法规里并未给予充分的考虑和体现。坐在车里的人,可以对着面前慌不择路的行人咬牙切齿,规则制定者,却不可以简单地沿用车里人的视角和立场。这远不是道德训诫或遵守规则的问题。如果让行人在路边苦耗几分钟才能等来一次通行机会,或者干脆就让他们到半里之外的地下通道去绕行,那么,这种要求遵守交通规则的道德训诫,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每年,我们都被这样的故事感动:一个小女孩或小男孩在父死母嫁、家庭濒临解体的困境下,毅然承担起照顾年迈祖父母和更小弟弟妹妹的责任。但感动之余呢?是继续让这些感人的事件重演,还是该反思如此的道德传奇有多大普及面儿?

真正的道德(或曰“大道”)应该首先实现于政治和制度层面,这是我国古典政治观的精髓。这种作为政治的道德,在当代要继续拥有说服力,它就必须是普适性的,本质上不承认任何道德特区的存在。唯一允许的差别也只能是职能性的,而不能是身份性的。

什么是身份性的?在传统社会,同样的男女苟且之事,发生在文人身上叫“君子好逑”,发生在官员身上叫“寻花问柳”,发生在普通百姓身上就叫“偷鸡摸狗”。道德评价因阶层或身份的不同而不同,这种道德等级制就是身份性的。

什么是职能性的?在当代公民社会,法定婚姻之外的任何性关系都是不道德的,这适用于所有人。但发生在普通人与发生在公职人员身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普通人,基本可以保留在不受公共检讨的私德的范围内;但是公职人员,作为公权力的掌握者,因其个人品德上的缺陷可能因为公权力的放大而具有政治后果,这种不道德就不能继续保留在私德的领域,即所谓“公众人物无隐私”。这种差别无关乎身份或阶层,只与职务或职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