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年文摘 / 地穴中的战争与和平

地穴中的战争与和平

青年文摘 日期:2021-7-29

对抗再强烈,矛盾再大,人类依然有互信、互助和共同生存之道的可能,因为,这不仅是为了对方,也是为了自己。

普罗柯比为拜占庭最著名的历史学家,难得的是,他本人有幸在当时(6世纪中叶)最伟大的将领贝利撒留的幕府从事,这使得他后来对时代的战争历史有特别切近的观察与思考。他的代表作《战史》和《秘史》虽记述不无矛盾,却是研究东罗马历史的必读书。本篇要讲的,正是普罗柯比记述的,发生在贝利撒留指挥的哥特战争期间的一件事。

当时拜占庭的军队在罗马城内,与他们敌对的哥特人的军队则在城外,这是一次围攻与反围攻的战役。罗马人处于数量劣势,但除了有名将贝利撒留的指挥外,还有战技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战斗中,罗马人经常获得胜利。罗马人的战法之一是出城逆袭围困者。精心准备的步兵和骑兵联合成大小不等的分队,突然打开城门,向哥特人发起迅猛攻击,双方在仓促的挑战和应战中交手,然后罗马人迅猛退回城内。

东西罗马的分裂使辉煌的罗马衰落了,在城外的开阔地带,杂草和树丛掩埋了过去罗马人冬季储藏食品的地穴。这些地穴又深,其入口又小,当出击者和围困者迅猛攻防之际,就成了暗藏的危险。某次,在迅速撤回城区的途中,一位罗马士兵果然不幸跌落一个地穴。士兵不敢高声求救,因为他知道,同伴已经撤回城区,城外是哥特蛮族军队的天下,在黑暗和寂静中,如果求救,招来的很可能更是落井下石的打击。等待成了他唯一能做,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于是,他就这样打定主意,忍饥耐渴地等下去。

第二天,当他从地穴的狭小顶部看到天光,一会儿,果然杀声大起,出击的军队又杀出城门,他在来自城内方向的喊杀声渐近时,放声高喊“救命啊!救命啊!”,可惜他一个人的声音太小了,而上面厮杀声太大,太嘈杂,没有人听到他的呼声。

过一会儿,像往常一样,哥特人从被袭击的震撼中反应过来,于是集结数量优势的人马把罗马人往城内赶。就在这时,忽然,头顶一黑,然后是巨石落地一样的沉重又一个人跌落进地穴。这回倒霉的是一位哥特士兵。

黑暗中的二人在一番激烈打斗后,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在这个狭小的地穴之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如果要生存,必须合作,而不是互相的敌意和攻击。而要合作,则互相的信任就是必须的。

史书没有记载二人是谁先放下武器,并向对方伸出手去,但事情就是这样了。他们在黑暗中拥抱,并向各自的神祗严肃起誓,将采取一切合作和互助的措施,以帮助对方获救。

第二天,他们按照商量好的办法行动起来。哥特人反击之后,待战场稍沉寂,估计哥特人正从城墙边撤回营房的时候,他们一起对着洞口,仰起脖子,尽最大努力发出求救的呼声。

这回终于被人们听到了。一会儿,一根粗大的绳索被放下来,罗马士兵先攀爬上去。上面的哥特人十分吃惊,罗马士兵说明情况,并说这是双方商定的办法。因为,洞中的哥特士兵担心,假如是他先获救,同伴很可能不同意继续救援底下的罗马士兵,经年的血战毕竟在双方所有士兵的心中埋下了深刻的仇恨。

等到哥特士兵也被救援上来,哥特人中有按捺不住对罗马人的愤恨的,手持刀剑,就想伤害罗马士兵。

这时,后上来的哥特士兵对同伴说道:诸位知道我对罗马人的憎恨和作战的英勇,但我们各自在所信奉的神祗面前发下的誓言是不能违背的,如果我们哥特人是没有信义的人,那我们追求的胜利又有何正当可言?这番话令素来以蛮勇和骄傲著称的哥特战士们无话可说。他们给那位罗马士兵一些食物和水,并对他的创伤进行了简单包扎,然后在将领的同意之下,打着白旗,把他送到罗马城下,归还给罗马人。罗马士兵的同伴以为他早已阵亡,见到他自然也是格外地欢喜。

爱读历史的人们知道,古代东西方与所谓蛮族的战争都是以特别残忍和血腥闻名的,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即使在再大的仇视和敌意、再惨烈的对抗之中,人类依然有重建互信、互助和共同生存之道的可能,因为,这不仅是为了对方,也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