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 电影《无问西东》观后感1000字

电影《无问西东》观后感1000字

观后感 日期:2021-9-19

电影《无问西东》观后感:期盼大学精神回归

《无问西东》是一部影像式的散文化电影.,剧情跨越一个世纪,先后在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文#*革时期和现代当下四个时空中交错展开。四个部分都有独立的人物和故事,人物相互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且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从和平到战争,到动乱,再到稳定,在跌宕起伏的发展线上,一条大学精神的隐线蹒跚踉跄,令人振奋,令人感叹。

最早出现的人物是清华学生吴岭澜,他在一次考试后,文科全部满分,实科(理科)不及格。在转不转科的问题上,梅贻琦校长对吴说的一番话,导出了全片的核心。梅校长认为,学生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中,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一段来自民国时期的教诲,对今天的人来说,依然如雷贯耳。它告诉我们,面对时代潮流,不必选择迎合,行事要遵从内心,有一种从容和笃定。但当时吴岭澜的感触也许并不深。1924年5月,世界文学巨匠泰戈尔访华,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演讲,他对台下的学生说:“你知道自己的内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志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历史从此记住了这个时刻。

十几年后,吴岭澜已是西南联大的一名教师,在敌机轰炸的间隙,吴岭澜带着学生躲在山沟里,为年轻人朗诵泰戈尔的诗歌。之后他对学生说,当年他听泰戈尔演讲,对大师所说的“面对自己的真实”一语触动很大。他说,站在泰戈尔身边的,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份从容让人羡慕。“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歌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和对自己的真实。”

这里得说一下西南联大。1937年,在抗战最危急的时刻,当时的民国政府为了保住中国的文化血脉,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迁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蒋先生的话是:“国家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娘希匹全亡了”。在抗战紧张,经济吃紧的情况下,国家还拿出那么多钱来转移三所大学,堪为壮举。在西南联大存在的8年多时间里,“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树民主堡垒之称号”,为大学精神再一次树立了光辉的榜样。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

吴岭澜的学生沈光耀。在联大投笔从戎,成为空军的一名飞行员,最后壮烈战死。沈光耀当年救济的一个孤儿陈鹏,在文*#革中救活了他高中的一位女同学。而陈鹏的另一位同学为了救同事,牺牲在茫茫雪地里。那位同事的儿子张果果,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职场。面对职场的争斗,他同样选择了忠实于自己,并且努力救助弱者。其中的大学精神一以贯之,只是让人感到越来越弱,弱到令人迷茫。

影片题目《无问西东》这四个字,取于清华大学的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毫无疑问,民国时期的大学,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辉煌的年代。从1911年到1949年,一共38年,除去抗战8年,内战3年,只有27年的安定时间,却造就的灿烂的群星。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孙立人、朱自清、闻一多、陈演恪、杨振宁、邓稼先、华罗庚、钱钟书……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家,是中国文化的骄傲。然而,从1949年至今已经69年……很多人在问,如今大学精神还存在吗?传授生命内涵的意义,鼓励学生探索真理,推动灵魂觉醒的教义似乎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物质至上和现世功名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部影片贯穿了四个时代,并且频频采用插叙倒叙的方法交代故事,看起来显得有些杂乱,其中的人物关系需要慢慢梳理才能搞清楚。所以电影公映后的评价两极分化,褒者认为电影立意高远,贬者认为乱七八糟。其实电影的创作者用心良苦。这部电影本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献礼片,或因审查不过关,2011年拍成后被搁置六年,其间经过N次删减和补拍,终成这个样子。也许已不尽符合创作者当初的意愿,但我们仍然要感谢这部电影的公映——它让我们想起了还有一个大学精神。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我国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虽然没有给出时间表,但我们仍然希望,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大学精神的回归,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