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会 / 说不得的寿材铺禁忌

说不得的寿材铺禁忌

故事会 日期:2020-3-9

一、入土为安

民国初,有个地方叫牡丹镇。这牡丹镇临江而建,水陆通达,相当繁荣。

有一年,镇上水灾,薄堤被大水冲毁,内涝了半个月后,镇上又突发瘟疫。

灾祸连绵,镇上尸横遍野,哭声震天。人命关天,县里迫于压力,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西洋舶来药品,好不容易才把瘟疫给控制住。

瘟疫是控制住了,但已被瘟疫折磨致死的人却不能复生。那会儿,牡丹镇的老百姓操办身后事,都讲究“入土为安”,这也是当地千百年来的殡葬传统。当镇长领着镇保安团一行人,挎着长枪劝说百姓将亲人的尸身火化时,却遭到了老百姓的强烈反对。

镇长苦苦解释:“各位父老,这瘟疫的厉害,咱镇上的百姓都领教了,若不将感染瘟疫的尸身做焚烧处理,恐怕日后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这可是殃及后人、遗臭万年的事!”

有人在情不自禁地点着头,但更多的,却是一意孤行,任凭镇长磨破了嘴皮,都不为所动。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只见镇长一挥手,保安团人员都“哗啦哗啦”拉起了枪栓。哪知道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老百姓都火了,纷纷操起棍棒与保安团的人对峙着。

正尴尬地僵持着,有人拨开闹哄哄的人群,走出来不缓不急地对镇长说:“镇长,其实这事儿好办,只不过代价大点,如果镇里和苦主双方各退一步,通力合作的话,可将此事处理圆满。”

说话的,是镇上寿材铺的周掌柜。这周掌柜年已花甲,精通白喜事套路,在镇上较有威望。

镇长忙问道:“不知周掌柜有何高见?不妨细细道来。”

周掌柜环顾四周,说:“民意不可违,私以为,还是遵循本地民俗民风,叫逝者入土为安为上。”

镇长苦笑一声:“你是做买卖的,到底还是生意为大啊!”周掌柜摆了摆手,回了话:“且听我把后话说完,其实这瘟疫,只要处置得当,并不是那么可怕,只需将寿材特制,加固密封,将寿材四围填充足量的石灰,将逝者尸身安放中央,然后在墓穴中以石灰铺底盖面,瘟疫之毒便无法散出重重阻隔,年长月久自会消亡……”

这法子好是好,可这花费……周掌柜一笑,对镇长说:“之所以说此事需通力合作,说白了,镇里需拿出一笔钱来贴补。当然了,本人绝不会袖手旁观,为叫逝者早日安息,本人决定只取成本,就当是为镇上尽一点绵薄之力。”

周掌柜话音刚落,四周响起一片叫好声,镇长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在全镇上下的协作之下,活儿终于完工,一具具乌黑发亮的寿材密密麻麻地摆放在寿材铺里,叫人汗毛倒竖。寿材四周站满了苦主家的亲人,他们围着寿材评头论足。此次周掌柜虽以成本作价,但寿材质量却是硬邦邦,材质实沉,结合处严丝合缝,三遍油漆一丝不苟。

周掌柜的宅心仁厚,引得一片赞叹,可也无端招来嫉恨。

嫉恨周掌柜的人叫何立德,何立德跟周掌柜是同行,比周掌柜年轻了十多岁,也是开寿材铺的,只不过何掌柜的寿材铺在邻镇麒麟镇。

麒麟镇跟牡丹镇紧紧相连,最近处以一条不足五尺宽的渠道为界。那会儿做买卖,不仅是寿材铺,任何生意都有个规矩,那便是各占各的码头,生意不过界。

就在牡丹镇水灾后突发瘟疫的时候,何掌柜便琢磨这里大有“商机”。他料定牡丹镇周掌柜的寿材铺没法拿下这大活。于是,他筹集了一笔钱,储存了几堆木材。

木材运到后,何掌柜一边吩咐寿材铺的伙计连夜赶工,一边揣着一点“心意”,只身去牡丹镇找到了镇长。何掌柜的意思,是要镇长出面,派人到他的寿材铺“求援”。这样做好处有二:一来大事当前,尽快叫逝者入土为安,解百姓之忧乃父母官之职责;二来何掌柜能师出有名,光明正大地分到一杯羹。

二、打下码头

镇长知晓何掌柜的来意后,连连推辞,并把周掌柜的作为直言相告。何掌柜顿生疑窦:“这……怎么可能,哪有做生意不挣钱的?镇长能否透露一下,周掌柜的寿材何型何质,是怎么样一个价码?”

待镇长打听之后告知,何掌柜皱着眉头盘算了一会儿,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了。

看着铺子里堆成山的木材,何掌柜好不懊恼,要知道,采购来的木材虽说还是整料,可进了他这不吉利的铺子,就没法转售出去,以后若是木材价码下跌,或是日晒夜露烂掉,损失都得自己扛着!

回到铺子后,何掌柜正在气头上,有个叫王三的得力伙计不明就里,乐颠颠地跑过来说了一句:“掌柜的,今儿兄弟们手脚都利索,已裁好了三方木材……”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何掌柜火冒三丈:“裁那么快干什么,是装你还是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