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者文摘 / 走进英语世界的中文词汇

走进英语世界的中文词汇

读者文摘 日期:2021-6-10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句话无疑已成为2013年中国网民最热捧的网络流行语之一,也给“土豪”赋予了新的含义。

《牛津汉英词典》编著者正在考虑将“土豪”的新含义收入其中,甚至有可能在更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虑后,进一步将其收入《牛津英语词典》。

的确,近年来像“土豪”一样引起英语世界关注的中文词语越来越多,国际主流越来越关心“中国怎么说”。

“很感兴趣”

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主管朱莉·克利曼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对于当前在中国社会引起反响的词语十分感兴趣,而这些词往往也能在国际上引发广泛讨论……我们将首先考虑把‘土豪’一词的新含义收入《牛津汉英词典》,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则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作为连续10年负责英汉双语词典编纂的资深专家,克利曼表示,近年来中文词汇的影响力正在扩大,英语世界对于中文词汇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今年(2013年)9月,‘大妈’一词也曾引起我们的关注。”克利曼举例说,“这一词语的新含义及其影响也值得我们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价下跌期间,许多“中国大妈”出手抢购,甚至成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现象引发外界广泛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视频新闻播报中,甚至直接用了“Dama”一词。

据克利曼介绍,要将这些词语收入词典,首先需要考虑它们的使用频率、普及程度。除此之外,翻译后的词语能否达到原有词语的效果,也是一大考虑因素。比如“土豪”一词,如果翻译成英文,可能很难完全体现其双关性及俏皮的语气,所以直接把“Tuhao”收入词典可能更加合适。

据悉,《牛津英语词典》(网络版)的更新频率大概为每3个月一次,除了对原有的词语解释进行“修补”,每次更新基本都会有新词被收入其中。比如2013年6月的更新,曾收录了“Twitter(推特)”“Geekery(极客范儿)”等新词。9月份的网络版则收录了“Selfie(自拍)”等词,并且“Selfie”还被《牛津英语词典》选定为2013年的“年度热词”。

《牛津英语词典》前主编约翰·辛普森曾对媒体表示,以前一个新词从出现到最终收入词典,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而现在网络版每季度的更新,打破了这个传统,这有助于跟上时代的发展。

而针对中文词汇,尤其是中文流行词逐渐增多的现象,克利曼认为,这与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紧密相关,并且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中文流行词进入牛津词典。不过克利曼也指出:“这些词语能否在英语世界发挥像它们在汉语中那样的影响力,这还有待观察。”

在外国“扎根”的中文词

被收入词典,可以说是中文词语进入英语世界的第一步。不过在“Tuhao”等新词引发外界关注之前,它们的一些“前辈”早就漂洋过海,在外国“扎根”。这些词语对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饮食、哲学、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英国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除了漫长阴冷的冬季,食物的单调乏味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与英式餐厅大同小异的“Fish&Chips(炸鱼薯条)”招牌相比,打着“DimSum(点心)”字样的中餐馆是许多外国人的最爱。

听发音就能猜到,“DimSum”源自粤语。英国人离不了下午茶,红茶配甜点被认为是最惬意的休闲方式之一。虽然英语中不乏“糕点”一类的词语,但早已被粤式点心征服的英国人偏要学着粤语“点心”的发音,“请”进这么一个外来词,或许也体现了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肯定。同类的词语还有“Tofu(豆腐)”“Maotai(茅台)”等。

除了美食文化,中国古老的哲学思辨也令老外十分感兴趣。比如2013年9月,英国科学家曾公布一项新成果,说食盐增加高血压风险或许不是绝对的,因为虽然其中的钠离子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而氯离子却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在发布这项成果时,科学家在论文题目中用了“YinYangEffect(阴阳效应)”一词。的确,如果只能选一个词阐明这种思辨的哲学关系,中文的“阴阳”无疑是最佳选择。

许多国人不明白,香格里拉在国外的知名度为什么如此之高,看看英语词典或许就能豁然开朗:“Shangrila”在英语中就直接解释为“理想之地、世外桃源”。这个位于我国滇、川、藏三地交界处的静谧之地,其神秘感和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可见一斑。而与“Shangrila”同义的“Xanadu”,同样源自与中国有关的美丽传说。

“独有特色”的尴尬

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约有120个与中文有渊源的词语,之所以直接收入词典而不是用已有英文单词代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词及其产生背景是中国独有的,有鲜明的中国痕迹。

然而如果说词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这面镜子绝对不只照出光鲜的一面,有些词语并不那么“正能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部世界对中国社会的认知,也显露出我们在发展中产生的一些有点尴尬的“独有特色”。

记得有一次与一个英国朋友吃饭,说起了在中国与英国办事的差异,记者用了“connection”一词,解释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人情社会”,没想到,对方立即准确地说出“Guanxi(关系)”一词。

外国人对中国社会如此了解,让人惊讶。不过很快记者就发现,是自己“孤陋寡闻”了“Guanxi(关系)”一词原来早就出现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其解释为:源于中国普通话,字面上理解和“connection(联系)”同义,特指在中国有助于商业活动和其他交易的社交网络、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

英国和美国媒体还曾直接使用过“Chengguan(城管)”一词,介绍中国这种独有的“类似市政警察”的管理人员。而英美媒体都认为,有关城管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公众对这一人群多有怨言。

英文词典收入的一些类似词语还包括“Laogai(劳改)”“Shuanggui(双规)”“Hukou(户口)”“Hongbao(红包)”等。这些词语直指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特殊存在。

再回到“Tuhao(土豪)”一词。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档节目在谈到“Tuhao”进入词典时,这样解释该词含义:用来形容花钱铺张的人,那些无权无势的人使用该词来攻击有钱人。BBC认为,“土豪”的新含义与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有关。

由此看来,“土豪”进入牛津词典,或许是个新鲜事,但似乎并无骄傲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