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者文摘 / 李娜还有梦

李娜还有梦

读者文摘 日期:2021-2-18

6月4日北京时间21时,1亿多中国人在电视机前,屏息注视着从法国巴黎传来的画面。一个矫健的身影在画面中跑动跳跃,人们的心情随着她的状态起起伏伏。终于,这个身影举起双臂,纵情躺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地上。所有人都知道,李娜这个名字,已载入世界网球史册。

夺冠之路

尽管身为赛会6号种子选手,尽管在年初的澳网中获得亚军,但李娜的夺冠是很多人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因为此前,从来没有一个亚洲人获得过法网冠军。李娜用她的实力打破了这个定律,改写了亚洲人在法网的历史。

赛事初期,李娜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首轮比赛,面对捷克小将斯特里科娃,李娜苦战三盘艰难晋级。第二轮,她在两盘皆以0比3开场的情况下艰难反超,击败西班牙选手埃斯皮诺萨,闯入女单32强。

之后,好戏真正上演。5月28日,第三轮比赛中,李娜完全压制住了罗马尼亚选手科斯蒂亚,仅用61分钟,就以2:0的比分晋级16强。5月30日,李娜在先丢一盘的情况下实现大逆转,以2:1淘汰夺冠热门人物、9号种子科维托娃,挺进女单8强,创造了中国球员在法网的历史最好成绩。

此后,李娜一发不可收拾,她的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一个世界排名前10选手的出局。6月1日,李娜在1/4决赛中淘汰了4号种子阿扎伦卡。接着,李娜又在半决赛中将3次大满贯冠军得主、7号种子莎拉波娃送回了家,晋级决赛。

决赛中,李娜的对手是意大利“红土专家”、31岁的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去年的法网比赛中,斯齐亚沃尼曾让李娜止步32强,这让很多人怀疑李娜会因此产生心理阴影,但李娜用一拍接一拍的强攻打消了人们的疑虑。斯齐亚沃尼疲于防守,以4:6输掉首盘。

决赛第二盘,李娜很快便以4:2领先,离胜利越来越近。但斯齐亚沃尼拒绝放弃,不断变化球路,导致李娜失误增多,比分被追成4:4平。然而,自信“心理足够强大”的李娜没有再给对手机会,展开了新一轮又快又狠的强攻,比分变成6:6,比赛进入“抢七”。最终,随着斯齐亚沃尼的回球出界,法网女子单打冠军奖杯上多了一个新名字李娜。

受到英雄般的祝贺

赛前不被看好的李娜出人意料地夺冠,让此次法网女子单打的风头盖过了男子单打。在主办地法国,媒体连日争相在重要位置报道李娜,使法国公众对中国网球刮目相看。

李娜夺冠日适逢周六,假日中的巴黎街道一片寂静,但法国媒体却因李娜而陷入狂热。《费加罗报》将李娜获胜后向观众挥手致意的照片登上了首页;《世界报》以“李娜,中国网球的开拓者”为题,并配上两张赛场照片,在体育版的头条位置刊出。法国各网站也争相刊登李娜登顶的图片和分析报道,“李娜”成了网站最热的关键词。

法新社评论指出,李娜“创造了历史”,她的胜利为中国网球翻开了新的一页,也预示着亚洲在体育运动领域的进一步扩张。法国《体育365》说,李娜的胜利“令人折服”,紧随其后的将是“中国的苏醒”。她的成功将使“中国开始喜欢网球”,未来的中国冠军将不断涌现。

《法国24小时》电视台说,李娜没有悬念地赢得了她所梦想的比赛。法国《新观察家》周刊称李娜是“中国制造”的网球“亲善大使”,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新形象。《巴黎人报》认为,李娜已成为中国“新的民族英雄”,受到了中国媒体和人民英雄般的祝贺。

法国媒体对李娜的人格魅力也是赞赏有加。《费加罗报》说,这位出生在中国武汉的29岁姑娘,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世界”。在红色遮阳帽和灿烂笑容的映衬下,李娜活力四射、不可战胜。

法国网球评论家认为,李娜代表了未来的网球打法,她不完全靠力量取胜,而是靠成熟的技术。她能很好地控制全场比赛,且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李娜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灿烂。

世界其他国家的媒体也毫不落后。《纽约时报》称,李娜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她的夺冠扩大了网球的影响力,将有可能引领网球界的一次新的革命。英国《卫报》称,李娜打出了“炫目而精准的网球”。

职业化后迎来突破

李娜夺冠,实现了中国网球迷的大满贯梦想。但如果30年前有人说中国人能夺得法网冠军,几乎没有人会相信。

十九世纪后期,美、英、法等国的商人和传教士将网球运动带入中国。最初,网球运动只是在一些教会和教会学校中开展,是洋人们的“专属游戏”,之后,才逐渐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部分城市传播开来。1910年,在旧中国的第一届全运会上,男子网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30年,第四届全运会又增设了女子网球项目。

1951年,新中国第一支网球队上海联合网球队宣告成立。1956年,中国网球协会正式成立,同年举行了全国网球锦标赛。此后,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网球竞赛。

改革开放后,中国网球在举国体制的指引下,调配一切力量发展,在亚洲的地位逐渐提高:1986年第十届汉城亚运会,李心意获女子单打冠军,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亚运会网球金牌。4年后的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中国男子网球全面爆发,潘兵领衔的男队包揽了3枚金牌……

然而,随着老队员陆续退役,中国网球后继乏人。2002年,中国队兵败釜山亚运会,举国体制下的中国选手输给了别国的职业化选手。这让中国网球界认识到职业化的重要,随即制定“以女子为重点,以女双为突破口”的战略方针。此后,李娜、郑洁、晏紫、李婷、孙甜甜等人,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2004年,郑洁闯入法网女单16强;同年,李婷、孙甜甜闯入澳网女双8强;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孙甜甜在女双比赛中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网球金牌。

2006年,中国网球在大满贯赛场迎来突破。赛季初的澳网,郑洁、晏紫的女双组合赢得女双冠军,这是中国网球在大满贯赛事中夺取的首个冠军。此后,两人在温网中再次举起了女双冠军奖杯。两年之后的澳网赛场,孙甜甜携手塞尔维亚选手泽蒙济奇夺取混双冠军。

女双和混双的突破固然令人欣喜,但是在更加看重个人能力的职业网球赛场,中国网球开始期待单打的腾飞。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女子网球再度改革,让李娜等几位高水平运动员“单飞”,这让中国“金花”彻底绽放。

随后的几年,中国选手向大满贯单打冠军发起猛烈冲击,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2008年温网,郑洁一路击败了包括世界第一伊万诺维奇在内的5位球员进入女单4强;200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美网),李娜闯入女单8强;2010年澳网,李娜和郑洁双双闯入女单4强,震惊世界;2011年澳网,李娜首次冲入大满贯女单决赛,虽然最后没能继续书写传奇,但她还是让所有人看到了中国网球崛起的希望。果然,几个月后,李娜在法网创造了历史。

激励中国人,掀起网球热

作为一名亚洲女性,李娜在一个被欧美人主宰的项目上,为整个亚洲争得了荣誉,实现了梦想。在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从李娜高高举起苏珊·朗格朗杯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开放、自信、强大形象的新名片。甚至有媒体称,继“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丁俊晖的准度”后,李娜代表了“中国的力度”!

孙晋芳认为,李娜此次夺冠为中国网球发展树立起了新的里程碑,扩大了中国体育在西方国家中的影响力。受李娜的影响,会有更多人喜欢网球,从而推广普及这项运动:“李娜在国际化、职业化程度极高的网球项目上取得突破,必将对中国网球未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网球运动中来,为中国网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国际女子网球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斯黛西·阿拉斯特说:“李(娜)的成功无疑能够为网球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在中国掀起新一轮的网球热。”

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李娜自己也坦言:“我不知道具体会有多少中国小孩因为我而喜欢上网球,但的确喜欢网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以前在中国,网球可能不像乒乓球、羽毛球那样是全民运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孩拿起了网球拍。”

李娜夺冠后,网球在国内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在武汉、济南和长沙等地,网球训练场馆和俱乐部的会员报名数量最近明显增加,不少家长争先恐后为孩子预约网球课程和教练;在北京的各大体育用品商店里,平日相对冷清的网球专柜,也出现了排队购买的景象……

如今,李娜在赛场上还有3个梦想要去实现:法网夺冠后,下一个目标便是6月20日在伦敦开幕的温网。她已经不满足于打进4强,而是锁定了冠军;在为国际网联录制宣传片时,李娜表示:“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位网球选手排名世界第一,所以我要尽力替祖国完成这一荣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娜止步于半决赛,那是她心中难以抚平的痛。她希望在明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实现金牌梦。

6月9日,李娜已从法国来到慕尼黑。经过短暂的调整和休息,她于6月11日从德国飞到英国,准备出战周末开赛的小型比赛伊斯特本网球赛,为20日开幕的温网热身。当李娜和姜山推着行李走出英国的希斯罗机场时,被很多旅客认出。李娜告诉记者,她要在温网实现新的梦想。

成功的梦,人人可以拥有。不同的是,李娜没有向困难低头,总是不畏艰险地向前走,用坚持和汗水换来了今日的成功。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等着她的好消息。李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