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者文摘 / 旅行是上班的动力

旅行是上班的动力

读者文摘 日期:2021-8-2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个同事的出游痕迹,黄金周自然是新疆、云南、尼泊尔、不丹那种长线,有时一个周末就嗖地飞到长白山一带,或者坐周五晚上的火车从北京赶到内蒙古草原,周一早上悄悄溜回办公室,晒得透紫的皮肤、布满血丝的眼睛、浑身洋溢着的神气和大自然的泥草气息,让同事们啧啧艳羡。

我问她这么跑累吗,有遗憾吗?她说累,但是特别充实、特别开心,见到的风景和人都是充电器,回来干什么都带劲儿。

旅行的态度是人类贪婪本性和不安全感的体现。在得到一种东西后,我们不是考虑如何长久享用,而是担心如何得到下一个。在你跟团旅游跟同事或老板出游的时候,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下面我们去哪里?你要说,我们就在这里哪儿也不去了,愤怒不解的眼神和要求退钱的呼声会立即把你淹没。

我常常自以为精神富足,但是摆脱不了那种贪婪和不安,没有一次出行消停地在一个地方好好待着,总是查资料看地图,看看还能看什么,还能增加一些什么体验。

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商业社会。工作是商业的,交易是商业的,旅行也是商业的,不是说出门一定要花钱,而是旅行的节奏和追求呈现彻底商业化策划、攻略,精确的时间、成本、日程计算,还包括对同行者旅行期待值的精确计算和判断。

在年假这么少,工作不能停下来的年代,高效的策划确有必要,我一直反对那种“再等等”、“肯定还有机会”的心态。趁年轻要多去些地方,重要的不是去过,而是什么时候去,跟谁去,以及每次的体验。人对经历的反应有的是即时状态,乐啊哭啊都瞬间完成,过后淡去。另一种是先忍着藏着,过后情绪才慢慢展开。很多人对旅行的感受,是回去后翻看照片。还有更慢的,非要故地重游才能唤醒所有曾经真实的感觉。

当我们不能完全改变自己生活的节奏,没有更多的假期、钱,更好的同伴,我们还是要不遗余力地策划、期待、完成下一个,再下一个的旅行。旅行可以是,也必须是上班的动力,因为我们对世界总是怀有好奇。

不久前去美国加州休假旅行,我最喜欢的,是离洛杉矶一小时车程的YorbaLinda小镇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故居、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在那个鲜花掩映、流水潺潺的小院,安静得只能听到小鸟偶尔的鸣叫,以及展厅中播放的尼克松在各个历史时期演讲的录音。我们在那里停留了一个下午,直到5点钟闭馆。尼克松书写了传奇的一生,从出身贫困到当选国会议员、副总统、总统,连任,然后曝出水门事件羞辱下台,但晚年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尤以1972年访问中国打破中美隔绝而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他的博物馆仔细看,我看到平时没注意的细节,比如他曾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副总统,他的女儿后来嫁给了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孙子,典型官二代结合。在那里,我产生一个念头:走遍美国所有前总统的总统图书馆。不知道这会不会像当年发誓游遍中国五岳到现在为止,我还只去过嵩山的少林寺。

那又怎样,有梦想,错过的遗憾也是激励。让我们现在就开始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