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者文摘 / 比上帝还挑剔的天才

比上帝还挑剔的天才

读者文摘 日期:2019-6-12

一个挑剔的人,往往是不讨人喜欢的,甚至是令人讨厌的。但是,对于一个埋头于科学的人来说,挑剔却是难能可贵的素养。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从小就以挑剔著称,被人们称为“比上帝还挑剔的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这种挑剔的“毛病”,让他在科学的王国里取得了重大的发现,很年轻的时候就誉满天下了。

上中学时,泡利就对当时鲜为人知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埋首研读,中学毕业后就成为慕尼黑大学索末菲教授的研究生。他总是向老师提出一些在常人看来很挑剔的怪异的疑问。他的物理老师,著名的索末菲教授,干脆请他为德国正准备出版的百科全书写一篇关于相对论的文章,泡利居然完成了一部250页的专题论著,这让教授大为惊讶。爱因斯坦看过泡利的论著后说:“任何一个人看到这样成熟和富于想象力的著作,都不能相信作者只是个21岁的学生。”

广义相对论是以理论晦涩难懂且对数学程度要求高著称,当时有个著名的玩笑,说世界上只有三个半人懂得广义相对论。而泡利的这篇文章不仅总结了当时已有的成果,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看法,是关于相对论的经典著作。即使现在看,也毫不过时,泡利当时对相对论的各种结论及预测在80年后也基本是正确的,而他所提出的问题至今依然没有解决。他这么年轻却有如此独到的见解,所以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一举成名。

大学毕业后,泡利先后给马克斯·玻恩和尼尔斯·玻尔当助手。这两位当时站在世界物理学前沿而后又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后来说到泡利时,都对他那寻根究底、追本溯源、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和他灵敏的思维记忆犹新。泡利总是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且绝不轻易被别人说服,他尖刻、挑剔、好争论但绝不唯我独尊。当他验证了一个学术观点并得出正确结论后,不管这个观点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都兴奋异常,如获至宝,而把挑剔的争论忘得一干二净。

正是他这种用挑剔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科学态度,赢得了索末菲、玻恩和玻尔的厚爱。他也从这些名师那里学到了富有教益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技巧,为他后来的科研攀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以发现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而迈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行列。

他不仅仅以挑剔出名,也从来不畏惧名流和经验,他是那种标准的天才式的物理学家,其研究范围涉及了物理学的几乎所有方面。他为人傲慢,言辞犀利刻薄,问题刁钻,对任何权威都能直言不讳不留情面。这一点从他的两个绰号“上帝的鞭子”和“科学家的良知”中就可以看出。他还在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听爱因斯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做报告,结束后泡利站起来说:“我觉得爱因斯坦并不完全是愚蠢的。”一次,在意大利物理学家塞格雷的报告之后,泡利说:“我从来没有听过像你这么糟糕的报告。”塞格雷一言未发。泡利想了一想,回身对同行的瑞士物理化学家布瑞斯彻说:“如果你来做报告,情况会更加糟糕。当然,你上次在苏黎世的开幕式报告除外。”泡利对学生也很不客气。有一次,一位学生请泡利看自己的论文,过了两天,泡利把论文还给他时说:“连错误都够不上。”

1925年春,从汉堡大学传出一个令世界物理学界惊讶的消息:一个新的物理学原理不相容原理诞生了。它的提出者正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学者,只有25岁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被称为量子力学的主要支柱之一,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它使得当时所知的许多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变得条理化。1945年,泡利因他在25岁时的“发现不相容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