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者文摘 / 张珂:用心灵书写的理论才好看

张珂:用心灵书写的理论才好看

读者文摘 日期:2021-4-12

张珂,现任中国新闻社陕西分社社长,还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海外联谊会理事等,身兼书法、收藏、民间艺术等机构的众多社会职务。他的书法作品被诸多海内外权威机构和知名人士收藏,并多次举办个展以及赴海外交流书法艺术。著有书法理论专著《意造宋代》。

书法家变畅销书作家

壬辰龙年可谓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珂先生的收获之年。

春节刚过,从日本传来了好消息,他的一幅书法作品被日本邮便以龙字纪念邮票形式发行,上市不久便被抢购一空,日本收藏家认为该书法邮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此前,中国艺术家中只有画家范曾的作品登上过日本“国家名片”。

此事在业界、书法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媒体报道、各种赞誉和约访接踵而至,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因为此时,他那部历时五年多的呕心沥血之作《意造宋代》刚刚付梓出版。这是张珂以一个文化学者、一个书法家的立场和角度,对宋代文人书法进行的深入思考和详细“把脉”。或许,这才是张珂先生更在意、更看重的。

这部被出版社称为“本年度年出版的好书之一,闪耀着文化的光芒”的书论精粹,可谓是近年来最火爆的书法理论著作之一,在国内各大书店上架不到三个月,第一版就已全部售罄。

媒体也给予了该书极大的关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数百家平面及电子媒体先后对《意造宋代》给予了关注和报道,影响力全面覆盖了艺术界、理论界、学者专家以及普通读者。

“苏东坡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东坡的意造最简单地说是挥洒性情,我之意造最好听地说充其量是妄加猜度古人。”在完成了那部收获诸多赞誉的书法理论专著《意造宋代》后,张珂先生谦虚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献给读者。

我书“意造”皆有“法”

客观地说,当前的阅读环境对于《意造宋代》这样的理论书籍而言,并非“得其天时”。

如今,作家的写作、读者的阅读都日趋“快餐化”,阅读的功利化、浅层化大行其道,学术理论著作备受“冷遇”,但《意造宋代》作为一本专门研究中国书法的理论书籍,为何能够引起强烈反响呢?

“或许这还是要归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吧。”张珂先生笑言。他自少敦敏,早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因诗情出众而有“才子”之称。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杨争光曾撰文回忆:“张珂的字和我见过的许多所谓名流的字是不一样的,它不疾、不躁、不浮、不抹、不抖、不画,它清楚、明白、合适,清清楚楚的笔墨点划出的明明白白的象形文字,合合适适地安置着书家的才情、性情和学养。”他认为,张珂写字的时候,却没想当书法家,只是想找一方水土来安置自己的才情和性情。

但张珂并不像许多书法家那样仅仅迷恋于技艺的研磨,他在研究古代书法碑帖之余,还涉猎广泛,凡文学、史学、哲学诸艺,不拘于官修正史、轶闻散记,海纳百川,尽收眼底,并能够把相关的学科融会贯通,结为一体。

“作为中国书法的心追人和手摹者,不论个人的审美倾向如何,都丝毫不影响我对宋代书家的崇高敬意。他们的万丈豪情与悲壮努力,虽然没有创造出比肩晋唐的书法高峰,却极大地丰富和张扬了中国书法的谱系。”这让他有了写一部宋代书法断代史的冲动。

写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五年多来,张珂读史不辍,查阅了相关宋史、人物传记、题跋、诗文、信札等文史资料2000余万字,仅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就达800多人。他在书中不仅对宋代书法的“碑”、“帖”渊源进行了细密梳理,还对宋代书风形成的文化环境、书法著录和刻帖、历代书论等作了总结概述。

“越写的深入,内心对传统文化和历代先贤的虔诚和敬畏就越加浓烈”。张珂说。这本书实则是他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冲动,既不是为完成任务亦或是评定职称而作,也不是以写书售书为业,创作过程毫无功利之心,一如他的书法艺术创作。

他在这部书中展现的书法理论研究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并非“以史述史”,而是以中国书法史中的人物为切入点,除对宋代书法大宗苏、黄、米、蔡四家进行深入剖析,还花费大量笔墨解析了宋徽宗、宋高宗两位皇帝书家,整体上形成了对宋代书法的历史渊源、风格形成、书体沿革的全景式描述。

“书稿断断续续、拉拉杂杂写了五年多时间,我是想把宋代书法放在中国书法和宋代社会纵横两条线的坐标上下一番功夫的。”

所以在这部“宋代书法断代史”中,他触类旁通,下笔描写了许多与书法看似关系不大的方方面面。书中论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时尚等大题材的同时,也兼有吃喝玩乐、文人雅趣、官场陋习等细致入微的描绘。

用心灵书写理论

原陕西作协副主席赵熙在挥笔而就近五千言的书评中称:“《意造宋代》是一部具有理论深度、丰富内涵、且具个性独创式的宋代书法评述大作,在书法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也是一部文字洗练,陈述多采,文思自由畅达的雅俗共赏之作。”

诚然,在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水平发展缓慢的大环境中,一些文艺创作者在实践上难以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纷纷投身文艺理论领域,摇身一变而成文艺理论研究专家,一时鱼龙混杂,艺门喧嚣。

但张珂始终笃信艺术实践源于天赋,实践和理论相辅相成。例如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不仅文章写得好,文学理论研究也同样出色;杰出诗人臧克家,他的诗词理论研究一出手就不同凡响,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踏踏实实的诗歌创作者。同样,诗人闻一多正是因为有诗歌写作的基础,也取得了理论研究的高峰。

《意造宋代》正是张珂先生书法创作实践结出的理论果实。有人曾说,一本好书里能有一句给人以启发的话就已足够。在张珂先生的这本书中,多有发人深思之语,字字珠玑,抛砖引玉,这是他作为一个书法家的理论思考,也是这位不折不扣的杂家,包罗万象的映射。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考据和语言传神,张珂先生淋漓尽致地践行了严复关于翻译“信、雅、达”的观点。《意造宋代》除考据论证严谨、整体行文极为讲究外,其中画龙点睛之处,比比皆是。

“我虔诚地相信,在历史或本质面前,任何文字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你可以尽可能地去接近它,却永远没有办法真正还原它”,“对于宋代书法之所以成为宋代书法,以及宋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鄙陋如我,斗胆,再斗胆,也只敢小心翼翼地意造”。

张珂先生坦言,在《意造宋代》的写作过程中投入了十分的精力,他一直把这本书“当成写给自己看的一本书”精心雕琢。然而前人已有的观点只是在行文中一笔点过,更多阐述的则是经过实践、思考之后从书法中得到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