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者文摘 / 有形的手如何“劫富济贫”

有形的手如何“劫富济贫”

读者文摘 日期:2022-1-19

经济学解决的永远是效率问题,道德与公平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一道附加题。如果市场完美运作,那么财富就会加速向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的手里聚集,而“卖炭翁”“养蚕女”并不会因辛勤劳作而得到额外奖励,卖火柴的小女孩仍将手捧火柴因寒冷而死。那么如何借助市场实现公平、道德与正义,关照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权利?卧底经济学家借助“领跑理论”给出解题思路,以政府“有形的手”,来调校市场的“钟表”,即在不损害市场效率、不造成资源浪费的前提下,由政府重新为因特殊原因而仅能慢跑的“运动员”设置起跑线。

有一个冬天,英国有2。5万贫困老年人因无钱购买燃料受冻而死,舆论界一片讨伐之声。但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备选方案:其一,通过降低燃料税费使供暖价格下降,但這一普惠政策会造成燃料的过度消费,导致环境污染;其二,反其道而行之,提高燃料税费,将增加的收入用于补贴那些低收入的老年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补贴资金的用途。

英国政府最终选择了方案二,其理由是:燃料是国民的刚性需求,即使政府多征一点税,国民也不会改变他们的消费行为,即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因此将多征的税费用于补贴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择其所需而消费,同时不会增加对环境不必要的污染。政府这样做虽然损失了一点市场公平,但这种“劫富济贫”的方案,却为经济主导的理性世界注入了温情。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劫富济贫”,虽然比直接干预市场、导致市场失灵更为有效,但它并非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任何关于道德、公平与效率的难题,无不牵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需要系统考虑、统筹考量,结合社会实际,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