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 人人得而诛之的故事及注释

人人得而诛之的故事及注释

成语故事 日期:2020-3-11

【成语名字】人人得而诛之

【汉语拼音】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近义词】:众矢之的

【反义词】:交口称誉、有口皆碑

【成语出处】《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成语解释】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人人得而诛之造句】这人也太坏了,都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

【人人得而诛之的成语故事】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