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 乐嗟苦咄的故事及注释

乐嗟苦咄的故事及注释

成语故事 日期:2021-7-20

【成语名字】乐嗟苦咄

【汉语拼音】lè jiē kǔ duō

【近义词】:冷嘲热讽、一幅驴脸、冷若冰霜、面无表情、敷衍了事、不冷不热

【反义词】:诚心诚意

【成语出处】《鹖冠子·博选》:“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乐嗟苦咄造句】小明感觉小萌对他乐嗟苦咄,心里非常痛苦。

【乐嗟苦咄的成语故事】

《鶡冠子》在思想内容方面,它与所有传世的地楚国诸子之作一样同属于道家,但又与《文子》、《皇帝书》的学术思想一脉相承,是战国晚期黄老之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诸子书中一部优秀的著作。它的产生,完全地反映了道家思想风行于楚地和黄老思想大盛于战国的文化面貌。我们研究先秦思想史若忽略了《鶡冠子》,那么就不可能全面了解黄老之学在战国楚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于是也难以确切知道黄老之学在先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汉初奉行黄老思想的历史原因。同样如此,研究先秦文学史若忽略了《鶡冠子》,我们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散文在战国楚地的演变和发展始末,也难以确切知道楚文学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汉代文学的历史渊源。其《学问篇》概括圣人的学问为“九道”: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宫,五曰神征,六曰技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其实这“九道”,实际上反映的就是黄老学派的学术纲领,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思想特征。

它有根据战国晚期的社会形势,特别是楚国的政治状况而发挥黄老之学,着重阐明统一天下之道和“君人南面之术”它以《老子》的“道论”为哲学基础,明确提出“泰一者,执大同之制”,强调刑名、法术也是本于道,同时又主张举贤授能、动武用兵,反对专任法制,宣扬厚德隆俊。总之,它有意识地综合了黄老之学的思想成果,同时在综合的基础上较好地将诸家学说融合在黄老之学的理论体系之中,并且每每还有较为深刻的理论阐发。